今年以来,定海区根据《关于印发质量强企千百行动方案的通知》文件精神,贯彻落实定海区“地瓜经济”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总体要求,以“有感服务,无感监管”为工作指引,不断聚向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,聚焦特色产业质量提升项目,以更实举措、更优服务推动辖区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推动“千企创牌”工作,做好品牌企业培育库建设。开展各级政府质量奖、“品字标”、浙江制造标准、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库建设工作。通过年初制定培育计划,年中开展成果调研,年终完成总结提炼“三步骤”的建设要求,通过调研走访、部门数据对接,将各产业领域新兴发展的企业纳入培育库,持续开展培育。今年共开展10余场申奖、首席质量官考评、“品字标”品牌建设等各类培训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,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。今年共培育各级政府质量奖20家,品字标8家、浙江制造标准4家,标准创新型企业9家。目前培育库中的1家企业已完成“品字标”认证,2家企业即将完成浙江制造标准发布认定,4家企业完成今年各级政府质量奖申报工作。
二、推动“千企提质”工作,助力支柱产业质量效益提升。持续开展对定海支柱产业船舶修造企业的走访调研,深入了解船舶、船配企业标准研制的精准需求。今年,定海获批省级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,紧扣船舶海工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,结合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建设,围绕船舶绿色低碳修造领域,瞄准一批国际国内先进标准,提出标准建设思路,推动船舶企业标准研制工作,实现船舶产业质量、效益双提升的目标要求。今年,推动辖区1家船舶修造企业开展中国质量奖申报工作。
三、推动“千企对标”工作,构建特色产业链标准体系。连续四年推动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对标达标工作,辖区共45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参与了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。通过对标达标工作,企业将产品核心指标和关键性技术指标对标国际先进标准,加速推动企业标准提档升级,进一步减少进出口贸易壁垒。今年,推动了1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省级标准国际化试点项目申报。下步,定海将从远洋捕捞、海洋运输、冷链仓储、水产加工、进出口贸易一整条产业链着手构建水产品领域的标准体系,形成与产业发展相契合的标准体系框架,助推企业积极参与先进标准制修订工作,有效促进区域质量水平整体跃升。